

砂卡礑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.1公里,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。
砂卡礑溪16公里的流路中,形成峻秀的峽谷,清澈的溪水、美麗的岩石
褶皺及蓊鬱的森林;步道沿途過去曾有多個原住民聚落,讓砂卡礑步道
兼具景觀生態與人文之美。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,以
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,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,與溪石合奏出清亮
的自然樂音,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。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
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,任人欣賞想像。

路況平順好走的砂卡礑步道是最親民的一條。從步道入口到觀景平台
約莫1.5公里,路程不長,風景卻很精采,奇石秀水盡呈眼前,途中
還能穿越伊亞峽谷,領略風口舒爽的勁道。
腳步輕鬆可達的砂卡礑步道,宛如太魯閣的縮影,水石之美盡在其中。

砂卡礑步道海拔約60公尺,屬於陰濕的河谷地形,但植物
生態 卻呈現出乾濕兩型的特色。坡度較緩的地方,生長高
大且層次豐富的林木;坡度較陡的地方,只見低矮的岩生
植物,以台灣蘆竹和沿階草居多。茂密的森林,清澈的溪
水,提供動物良好的棲息環境,動植物生態豐富,使砂卡
礑步道處處展現生機。
砂卡礑步道平緩易行,除了可沿途作自然觀察之外,步道
全線亦設置觀景平台,供小憩賞景。

腳底下的路由柏油換成石頭、泥土山徑,行進間還不時得提防人面蜘蛛所設
下的天羅地網。順著飄盪在山谷的山棕花香前進。

砂卡礑溪,是立霧溪的下游支流,位於花蓮縣秀林鄉的太魯閣
國家公園境內,於太魯閣附近匯入立霧溪。全長約16公里,
集水區面積約為6,011公頃。由於溪水流經大理岩,溪水中的
微酸溶解大理岩中碳酸鈣成分,因此溪水常呈現藍綠色,而且
由於砂卡礑溪流路短,水流湍急,水中含沙量少,因此無論
平常或颱風豪雨之後,溪水都能保持清澈。


砂卡礑橋兩端綠意盎然,美麗極了~

從砂卡礑橋往下俯瞰,清澈的砂卡礑溪緩緩注入立霧溪中。
由於砂卡礑溪流路短,水流湍急,且水中含沙量少,因此
無論平常或颱風豪雨之後,溪水都能保持清澈。可觀察到
匯流口附近堆疊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溪石,這也是因為岩石
崩落後尚未能經過長距離的滾動,因此保留原有的大塊巨
石的形貌。
砂卡礑步道的岩石以花崗片麻岩、矽質片岩及大理岩為主,
皆屬於變質岩。

歲月在砂卡礑山壁上刻劃出一道道迷人的線條,石紋讓我想起原民圖騰。
從這裡仰頭上望,可以看到對岸裸露的山壁上有許多柔美的線條,像
千層糕一般,層層分明地堆疊著,這種地形稱為「褶皺」。這些岩石
遠在數十到數百萬年以前,都被深埋在超過十公里以上的地底下,
在地層深處的高溫與高壓作用之下,岩石是半流體的狀態,且相同
成分的礦物會聚合在一起,形成層層顏色分明的現象。由於臺灣受到
板塊運動劇烈的影響,地殼快速隆起,地底下的熔岩很快被推擠上來,
快速冷卻,隆起的岩石再經溪水切割,於是美麗的褶皺就這樣形成了。
這片山壁除了褶皺之外,還可看到山壁上有許多凹凸不平的表面與洞穴,
這是砂卡礑溪的傑作,在溪水切割的過程中,水侵蝕岩層較鬆軟的部分,
而留下較硬的部分所致。

砂卡礑步道的岩石以花崗片麻岩、矽質片岩及大理岩為主,
皆屬於變質岩。

不論到過太魯閣國家公園多少次,每回車行中橫公路上,夾雜在
高聳入雲的峭壁間,都要再讚嘆一次大自然的神奇:看似柔弱的
溪水,硬是穿透固若金湯的岩石,切割出通道流向大海。各色岩
壁上縱橫的紋路,是千百萬年隆起、沉積、用力刻畫下的痕跡;
雕刻家的尖刀、畫家的彩筆,也揮灑不出這般天成的傑作。

這顆石頭看起來,好像鳳梨耶!也很像一條魚,您說像不像?

隨便給它一個名子,這像引擎,或像一條船!哈哈~~~

這像隻天竺鼠嗎?只是少了眼睛而已!

各種色岩
壁上縱橫的紋路,是千百萬年隆起、沉積、用力刻畫下的痕跡;
雕刻家的尖刀、畫家的彩筆,也揮灑不出這般天成的美妙傑作。

隆起的岩石再經溪水切割,於是美麗的褶皺就這
樣形成了。

這像一幅畢卡索雕刻壁圖嗎?是我亂想的啦!

從這裡仰頭上望,可以看到對岸裸露的山壁上有許多柔美的
線條,像千層糕一般,層層分明地堆疊著,這種地形稱為
「褶皺」。這些岩石遠在數十到數百萬年以前,都被深埋在
超過十公里以上的地底下,在地層深處的高溫與高壓作用之
下,岩石是半流體的狀態,且相同成分的礦物會聚合在一起,
形成層層顏色分明的現象。由於臺灣受到板塊運動劇烈的
影響,地殼快速隆起,地底下的熔岩很快被推擠上來,快
速冷卻,隆起的岩石再經溪水切割,於是美麗的褶皺就這
樣形成了。這片山壁除了褶皺之外,還可看到山壁上有許
多凹凸不平的表面與洞穴,這是砂卡礑溪的傑作,在溪水
切割的過程中,水侵蝕岩層較鬆軟的部分,而留下較硬的
部分所致。

奇岩紋石山河壯
走在太魯閣峽谷,人們好像變成了小螞蟻似地渺小,進入了不均勻
裂開的豆腐,透明的湯汁在高聳陡直的裂縫底潺流,溪床則散落大
小碎屑般的岩塊。
我沉浸在清綠的潭水裡感到特別清涼,身邊的大理岩塊像玉般白皙
無瑕,有的則是扭曲的山水畫與抽象畫;抬頭欣賞岩壁,原來這些
花紋美麗的石塊全從山壁上崩落,幾十公尺長的天然山水,全畫在
岩壁上好壯觀。
真難想像當時地殼運動,是如何地扭曲這些岩塊形成了皺褶,長成
了歪七扭八的花紋。
在水裡隨便一撿,都是漂亮的白石頭與紋石,真想載一卡車回家。
不過,這裡屬於國家公園範圍,解說員王小姐說:「國家公園的
目的就是要保育特殊的資源,所有的草木與石頭都是不允許破壞
或帶走的。」
王小姐還引以為傲的說:「太魯閣的河水這麼夢幻,是因峽
谷大理岩析出的碳酸鈣懸浮粒子,使河水呈現碧綠透明」,
原來石頭不僅本身美麗,也讓溪水變美了。

砂卡礑溪水常年清澈碧綠




砂卡礑步道入口位於砂卡礑隧道西洞口外,從入口循著迴旋梯直下即可到
達步道起點。步道起點設有解說牌,對砂卡礑步道有全面性的介紹。從這裡
向南望去,可看到砂卡礑溪水注入立霧溪中,就在步道對岸匯流口附近
也形成河階地形,那裡曾是太魯閣族人的部落。





交通資訊
自行車:自行車友可利用砂卡礑停車場或太魯閣台地小型停車場
之自行車專用車架;步行前往砂卡礑步道。
客運:
花蓮、太魯閣客運及臺灣好行接駁車會停靠遊客中心
(太魯閣台地公廁前方),建議於遊客中心下車,再向西
步行從砂卡礑隧道左側人行道經小錐麓步道到砂卡礑步
道入口(小錐麓步行約20分鐘)。太魯閣往天祥方向公車
車班有停靠砂卡礑,亦可在此站下車前往。
開車:
經台九線抵達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(遊客中心),或
台八線中橫公路經東西橫貫公路牌坊(閣口)過錦文橋
左轉至太魯閣台地後步行前往。
開車
藍藍餐廳:國道5號下蘇澳交流道,接台9線再轉台8線可達。
砂卡礑步道:台8線過砂卡礑隧道即達入口。
立芹瀑布:續沿台8線,可來到寧安橋前即達入口。
搭車
太魯閣:可搭復興航空(02)449-8123、華信航空(02)2717-1230
抵達花蓮,換搭往太魯閣、天祥的花蓮客運(03)833-8146,在富世
村下可達藍藍餐廳;太魯閣遊客中心下車,步行前往砂卡礑入口約
15分;前往立芹入口約30分。或搭火車於新城站下,轉搭計程車,
約10來分鐘可抵太魯閣。
注意事項
立芹瀑布屬於山林保護區,入山得申請入山證,為具挑戰性的路線,
需有教練陪同較安全。
相關資訊
和平潛水:(03)832-6444 立芹瀑布溯溪1人1500元 4人成行,
需於3天前預約,含花蓮、太魯閣接送
藍藍餐廳:(03)861-1627 11:00~14:30及17:00~20:00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