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真理大學大禮拜堂〉

源自1882年加拿大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‧叡理博士
於真理大學現址創辦理學堂大書院,其後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倡議籌設大學
於民國54年奉 教育部核准設立「私立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」
民國83年奉准改制為四年制獨立學院,定名為「私立淡水工商管理學院」
民國88年8月1日,奉准改名為「真理大學」
校區位於台北縣淡水鎮真理街,毗鄰紅毛城和淡水高爾夫球場
遠眺觀音山,俯瞰淡水河出海口,風光極為秀麗(引自真理大學官網)

建於1875年,為馬偕博士所設計的西班牙風格建築,其時用作宣教師宿舍,
近代作為前校長公館,現已規劃為真理大學教士會館,作為紀念在台宣教士
之用外,也提供餐飲,文化導覽,藝文空間等服務


建於1997年,共設10層(包括地下及屋頂部份)。當中,大禮拜堂可容納
最多約1500人,小禮拜堂則可容納最多約180人,而階梯教室可容納最多
約160人。大禮拜堂也設有由荷蘭管風琴廠佩爾斯(PELS & VAN LEEUWEN)
以手工製造的巨型管風琴,是台灣最高兼為首台設有32呎音管的管風琴。
它的外部採用哥德式的設計風格,而內部則以傳統設計為本,以配合上述
禮拜堂的建築設計[9]。它與周邊建築共同組成具有古蹟風貌的建築群。




建於1882年,是台灣最早的理學堂,現為真理大學校史館(本館)所在。








源自1882年加拿大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‧叡理博士
於真理大學現址創辦理學堂大書院,其後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倡議籌設大學
於民國54年奉 教育部核准設立「私立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」
民國83年奉准改制為四年制獨立學院,定名為「私立淡水工商管理學院」
民國88年8月1日,奉准改名為「真理大學」
校區位於台北縣淡水鎮真理街,毗鄰紅毛城和淡水高爾夫球場
遠眺觀音山,俯瞰淡水河出海口,風光極為秀麗(引自真理大學官網)

建於1875年,為馬偕博士所設計的西班牙風格建築,其時用作宣教師宿舍,
近代作為前校長公館,現已規劃為真理大學教士會館,作為紀念在台宣教士
之用外,也提供餐飲,文化導覽,藝文空間等服務


建於1997年,共設10層(包括地下及屋頂部份)。當中,大禮拜堂可容納
最多約1500人,小禮拜堂則可容納最多約180人,而階梯教室可容納最多
約160人。大禮拜堂也設有由荷蘭管風琴廠佩爾斯(PELS & VAN LEEUWEN)
以手工製造的巨型管風琴,是台灣最高兼為首台設有32呎音管的管風琴。
它的外部採用哥德式的設計風格,而內部則以傳統設計為本,以配合上述
禮拜堂的建築設計[9]。它與周邊建築共同組成具有古蹟風貌的建築群。


〈牛津學堂〉
每週二至週日開放參觀,時間為AM10:00~PM04:00
休館時間為:每週一固定休館
其餘休館日期會公佈於真理大學官網


建於1882年,是台灣最早的理學堂,現為真理大學校史館(本館)所在。







來到淡水的第一個景點「真理大學」
真理大學
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
電話:(02)2621-2121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