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個3C時代,人手一台3C產品,帶來了便利,卻也為身體、眼睛帶來傷害,光電專家周卓煇點出,想保護眼睛,最有效的方式是「多休息」、「少藍」、「減亮」。到底該如何實踐?
在「多休息」、「少藍」、「減亮」這3個當中,少看,多休息是最難的;令人著迷,停不下來的手遊、追劇、線上購物⋯⋯;令人厭惡,卻需不斷進行的線上作業、電腦工作⋯⋯,也是因此,一直讓人忘了,「少看,多休息」,這個關鍵需求。
少看,也就是減少用眼的時間,對很多人來說一點都不容易;對學生來說,原本上課的時間,就已經非常的長;但是,下課之後,到了晚上,還要繼續補習、寫作業、看書、準備考試,所謂的「縮時」,這個有效護眼的方法,就幾乎變為不可能的任務,不是嗎?
過濾藍光的方式,有好幾個:直接使用無藍光的燭色燈光;在商場購買時,選用色溫1,800K上下的燭光LED或OLED就是了;此外,最好還是亮度可調的,這樣一來,就沒有太藍、太亮的問題。配戴真實可過濾藍光的眼鏡或是夾片,而不是只有濾掉紫光,卻沒有濾掉藍光的那種,可是這實在很困難,因為藍光全濾掉,那鏡片透光率就降低,對眼睛依然是一種傷害,況且沒藍光的世界景象不美麗。這是因為3C有藍光,卻沒有紫光。電腦、平板螢幕,加掛有效的防藍光保護鏡,或張貼有效的藍光過濾膜;攝影棚的燈光,則可以使用耐溫的色溫膜,可有效過濾不必要的藍光。手機螢幕,最好選用暗黑模式,就是黑屏橘字,或黑屏白字。電子公文,應該一律改用黑底橘字,或黑底白字上課、報告用的投影片,做成黑底橘字或黑底白字,以大量減少學生、觀眾的眼睛壓力。
「一個藍光,兩個傷害;不分日夜,傷眼睛;到了夜晚,傷身體。」這是我十多年來,對過多藍光曝照的體驗;尤其是在夜晚的時候,藍光像毒,是應該要全部避免的,無論它是來自照明燈光,還是3C 螢幕。
然而,不只是夜晚的燈光要調暗、去藍,就連白天看書的時候,也不應該太亮、富藍;只要是太亮、太藍,都應該設法調暗、過濾。若是黃昏後,就寢前,燈光調暗,再加去藍,自然會有兩個好處,那就是護眼與舒眠。